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
學習目的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chuàng)舉、減輕、沖擊力、重量、節(jié)省、堅固、美觀、石欄、欄板、圖案、前爪,回首、遙望、雙龍戲珠、才干、寶貴、遺產(chǎn)“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掛圖
指導學生了解關于趙州橋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近年來,隨著咱們重慶的的發(fā)展,嘉陵江和長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橋,今天老師老師要帶同學們?nèi)ズ颖笔≮w縣的 河上的一座石拱橋(板書:19、趙州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時,多留意識記,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詞語或句子做上記號。
2、生讀文,解決生字,教師巡視。
3、指名讀文,抽查課文熟練度。
4、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重點指導“智(zhi)慧(hui)”;“縣”可以結合生活識記;用熟字變偏旁“底、低”識記“抵”,“準、誰”識記“雕”;多音字“爪”可以通過來識記。
5、交流質疑,并且疏通課文的結構:
一自然段寫趙州橋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誰設計的和參加建造的,離現(xiàn)在多長時間了。先給趙州橋一個很簡要的介紹,并且指出,趙州橋世界聞名。
二自然段接著就寫它設計的特點。寫它與其它的橋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寫橋的美觀。
四自然段寫一座這樣雄偉、美觀的橋,是勞動人民設計建造的,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合作寫字:
1、“縣”可以在識記時就提示寫法:上面是兩橫,不是三橫,且與豎相連。
2、“設”的右上角的第二筆是橫折彎,不是橫折彎鉤。
3、“橫”不要把“由”寫成了“田”。
4、“舉”字下面只有兩橫,不是三橫,并注意上面三點的寫法。
5、“參”的下面三撇的寫法,占位。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模仿。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課文,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橋,它的設計非常獨特,著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去看看它到底為什么這么出名。它的設計到底有什么獨到之處,請翻開書聽老師讀課文。
2、請大家像老師這樣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個別輔導)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同學們讀得不錯。下邊讓我們用心地把課文讀懂:
師:誰先把第一段讀一下?
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這座橋為什么這么聞名呢?因為它在設計上有獨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寫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比,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學生默讀
2、出示趙州橋的掛圖,拿它跟別的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什么呢?
?。?)、別的橋下有橋墩,這座橋沒有橋墩,只有拱形的大橋洞。
這是它的第一個特點。非常雄偉,(板書長、寬)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板書: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
?。?)、一般的橋只有一個大橋洞,沒有兩邊的小橋洞,而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板書: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3、理解“創(chuàng)舉”:
師: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生:以前的橋從來都沒有設計過橋身上加小橋洞,趙州橋卻有了,并能減輕沖擊力,節(jié)省石料。
教師見機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
?。ǘW習第二自然段
1、這一段是寫趙州橋的什么呀!課文中的一句話告訴了我們,誰能找出來?
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這段是寫趙州橋的美觀。
2、第一句話好在哪里?
既總結了前一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是寫趙州橋的堅固,又提示大家這個自然段要講的是趙州橋的美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是一個過渡句。
3、趙州橋的美觀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主要體現(xiàn)在趙州橋欄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寫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讀讀。
圖案有幾種?(三種)
指導朗讀,并解決學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圖片,讓學生較形象的了解趙州橋欄板上的美麗圖案。
四、結尾升華
1、師:這樣一座設計獨特、雄偉美觀的大橋,是什么時候建的? 設計人是誰?
?。ㄋ宄?、李春。)
2、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所以,這充分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贊揚了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板書贊揚勞動人民)
五、看板書復述課文,試著背誦。
六、課后拓展
1、抄寫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自己認為寫得很好的自然段。
2、運用自己的語言夸夸趙州橋。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仔細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孩子們是臬興高采烈放風箏的,激發(fā)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興趣。
知識要求:
1.學會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陽光、明媚、宇宙、熱鬧等。
2.想像“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能力要求:
1.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怎樣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敘述清楚。
2.想想課文是怎樣把“大蜻蜓”飛上天的過程寫具體的。
3.看圖,讀課文,把描寫內(nèi)容的句子找出來,多讀幾遍。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我”和哥哥是怎樣放“大蜻蜓”的。
2.能在頭腦中形成“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的美麗畫面。
3.圍繞一個意思,怎樣把話寫具體。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粗知課文內(nèi)容。
2.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3.學會運用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具準備
投影幻燈,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你放過風箏嗎?喜歡放風箏的活動嗎?想想看,當自己的風箏飛上高高的藍天時,那時的感覺會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講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放風箏的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7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粗知課文內(nèi)容。
2.看圖說說圖意。(用投影幻燈打出課文插圖)
學生自由發(fā)言。
?。ㄈW習本課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1.讀準字音。
“字”、“育”,“鷹”,它們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箏”和“宙”是翹舌音。
2.記憶字形。
?。?)借助熟字和偏旁學習生字。
“箏”“宇”“穩(wěn)”“襯”“宙”“鬧”
?。?)重點分析生字。
“橘”“育”“鷹”“嚷”“墨”“斑”“端”
?。ㄋ模├斫庹n文內(nèi)容,標出自然段
1.看圖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講讀第一自然段。
這段有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四、板書設計
?。狈棚L箏
時間:星期天的早晨
地點:體育場
人物:我和哥哥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
1.抄寫生字、新詞。
2.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
?。?)把下面字的部首去掉,看看是什么字,再加上其他部首,組成另外一個字。
例:但-(旦)-(擔)
宙-()-()穩(wěn)-()-()
箏-()-()襯-()-()
?。?)比一比,組成詞語。
斑()鬧()場()
班()閉()揚()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我”和哥哥是怎樣放“大蜻蜓”的。
3.邊讀邊想像,能在頭腦中形成“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的美麗畫面。
4.鞏固學習。
二、教具準備
錄音機和音樂磁帶,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暽?,講講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明媚:(景物)鮮明可愛。
墨綠:深得近于發(fā)黑的綠。
斑紋:在一種顏色的物體表面上顯露出來的另一種顏色的條紋。
熱鬧:(景象)繁盛活躍。
(二)邊讀邊想,逐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放音樂或幻燈片)
1.請學生讀第二自然段課文,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
老師引導:講得真好。這段主要講了來體育場放風箏的人很多,內(nèi)箏的式樣也很多。
2.對照課文插圖,學習第三自然段課文。
?。?)看看圖上畫的兄弟倆的動作、神態(tài)與課文中的哪幾句話相一致。
學生自由發(fā)言:
……
(2)想想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把“大蜻蜓”放飛上天這個過程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
老師肯定并引導:講得不錯。這段共有四句話,句與句之間聯(lián)系很緊。第一句說:“我”舉著“大蜻蜓”,哥哥拿著線軸飛快地向前跑,邊跑邊放線。因為要等線放到一定的長度,才能放風箏;第二句說“等到他喊一聲‘放’,我趕緊松開手?!薄摆s緊”說明兄弟倆配合得很好。松開手之后,還要再拽著跑一陣,風箏才能借著風力飛上天空;第三句說“哥哥拽著風箏又跑了一陣才收住腳”?!笆兆∧_”就是停住腳,哥哥收住腳的時候,“大蜻蜓”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仫w上天空了。這三句話具體敘述了放“大蜻蜓”的步驟。
?。?)讀一讀第四句話,說一說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發(fā)言
3.自學第四自然段課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學生自由發(fā)言
4.請一位學生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這段講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老師肯定并引導:同學們講得很好。看圖學文,就要把靜止的畫面動起來,展開想像,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5.請一位學生讀課文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學在書上用“--”標出風箏的名稱。
6.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七自然段,想像“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fā)言
老師肯定并引導:三位同學說得都很好。我們每個人都要大膽地展開想像,在“看”的基礎上去想,想得越美、越具體、越好。在“想”的情況下練習說?!罢f”時,不僅要用自己的話說,還要注意引用課文中的詞句,并把書面語言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通過本課學習,你對“放風箏”的活動感興趣嗎?如果你們學??赡愕募胰藥闳シ棚L箏,一定要注意觀察“風箏是怎樣飛上天”的。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2.并從中獲得啟示,3.培養(yǎng)學生要多動腦筋,4.勤于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初步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5.解決問題的方法。6.會認3個生字,7.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8.斧頭,9.手鋸,10.玩意,11.免得,12.搶走,13.難過,14.算術,15.當初,16.隨便,17.仍然,18.敵人,19.臺階,20.所以,21.懂得”等詞語。2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3.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科利亞怎樣從挖木匣中得到啟發(fā)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明白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會生字、新詞,理解意思。
?。ǘ┏踝x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教學重點
?。ㄒ唬┳R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生字詞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從課文的題目看,2.《科利亞的木匣》,3.這篇課文主要是圍繞著什么寫的?(木匣)這篇課文圍繞著木匣寫了一件什么事?都寫了哪些內(nèi)容?
?。ǘ┏踝x課文,自學生字、詞。
1.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
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情況。
1.指2.名3.按自然段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4.注意學生生字詞的讀音。
5.指6.名7.讀生字詞。
8.正音
9.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本課有兩個多音字?!傲俊北菊n讀liang(2聲),還有個讀音是liang(4聲);另一個多音字是“數(shù)”,它可以讀“shu”和“shu)”,本課兩個讀音同時出現(xiàn),“科利亞剛學數(shù)數(shù)”,第一個數(shù)讀“sh(”,第二個數(shù)讀“sh)”。
5.分析字形結構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在學生識記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你還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和理解字義?引導學生按漢字的特點,記字形,理解字義,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
區(qū)別“匣”和“箱”的字義,“匣”比較小,“箱”一般比較大。它們的共同點,都是盛東西用的。
?。?):區(qū)分字形
斧和爺;鋸和據(jù);免和兔;搶和槍;難和灘;階和價。
(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小組討論,這課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匯報:本課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ㄎ澹┳鳂I(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并從中得到啟示,明白事物總是在發(fā)展變化的,無論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對待它,而要根據(jù)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采取相應的做法。并且培養(yǎng)學生多動腦,勤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ǘ┌凑铡奥衲鞠弧?、“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認真學習課文后三個自然段,從中受到啟發(fā)。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明白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交待學習目標。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科利亞的木匣》一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初讀了課文,知道了本課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這一課,通過學習,讓我們知道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并且使我們得到一些啟示。
(二)講讀課文
小聲讀課文,邊讀,邊對照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即什么線索)寫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寫的。
1.學習課文第1部分
?。?)出示思考題:
?、倏评麃喪窃趺绰衲鞠坏模?/p>
?、诳评麃啚槭裁绰衲鞠??
?。?)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指名讀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動詞:放、蓋、踩、撒,從埋木匣的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體會到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
?。?)指名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科利亞為什么把木匣埋起來?
一是因為全家人要躲避戰(zhàn)爭,東西多不能帶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亞善于動腦筋,善于觀察思考,他見媽媽把家里的箱子埋起來,受到啟發(fā),所以自己也學著媽*的樣子把木匣埋起來。
出示句子讓學生體會理解:
“科利亞只會數(shù)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p>
“科利亞數(shù)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p>
讓學生讀這兩個句子,體會“只……就……”的用處。
在這里“只”強調(diào)了科利亞的年齡小,只會數(shù)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為他只會數(shù)十步,年齡小,才造成后邊挖木匣時,挖不著,為后邊的內(nèi)容埋下了伏筆。
2.學習課文第二段:
?。?)出示思考題:
?、賸寢屖窃谑裁辞闆r下,什么時間,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趮寢屖窃趺赐诘??
?、勰阍鯓永斫鈰寢屨f得話?
?。?)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4~7自然段。
?。?)個人讀之后,小組學習討論。
?。?)畫出媽媽說的話,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媽*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強調(diào)了算術真有用,第二層意思是假設當初不是數(shù)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隨便挖坑埋箱子,那現(xiàn)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時,這里也滲透著,科利亞也是照媽*的樣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為什么挖不著呢?怎么算術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這里又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學習課文8~12自然段:
①讀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科利亞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經(jīng)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有找到。
科利亞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說明挖得面積比較大,還是沒挖著。
?、趯W習9和10自然段:
讓學生小聲讀課文,想:當小伙伴們笑科利亞的時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許”,是可能的意思。
讓學生反復讀第十自然段,談談自己的理解。
科利亞心想:自己的方法沒有錯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沒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會被法西斯挖走。從科利亞的話中,暗示了他當時思維的過程,所以想來想去,認為“這里面一定有原因?!?/p>
?、圩x課文第11自然段:
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從“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想?!笨闯隹评麃営鍪麻_動腦筋,認真思考。從科利亞的話中體會三層意思:一是經(jīng)過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當時很激動,會很大聲地告訴大家,用了嘆號。二是找到了為什么挖不著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會馬上找到木匣的。
讓學生體會當時科利亞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軐W習課文第12自然段。
齊讀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亞學著媽*的樣子,照媽*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來,又用和媽媽同樣的辦法去挖木匣,媽媽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亞沒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來,經(jīng)過科利亞動了一番腦筋,知道了自己沒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時自己年齡小,步子也小,現(xiàn)在九歲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時量十步,現(xiàn)在應當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從這件事中,科利亞受到了很大的啟示。
?。?)默讀課文,劃出科利亞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再讀一讀,你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科利亞說的話,一方面進一步理解他的話的意思。
科利亞善于動腦筋,勤于思考,他從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中,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圍的一切都在發(fā)展變化,面對著發(fā)展變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變的態(tài)度,應當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1.自己默讀,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啟示”的順序,說一說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怎樣挖木匣的,他從中得了什么啟示。
2.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
3.指名說一說,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總結全文:師生共同完成。
1.用最簡練的語言說一說本課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學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懂得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在發(fā)展變化之中,看問題不能用固定不變的態(tài)度,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板書設計: 的木科利亞匣
埋木匣:四年前 5歲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歲 步大 五步
受到啟發(fā):勤動腦,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內(nèi)容,了解詩歌意境。
2、用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改變
3、感受爸爸、媽媽和“我”對大海的愛,以及大海對“我”的意志品格的影響。重點朗讀詩歌,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
難點“我讓奔騰的浪花鉆進我黝黑的身體”這句話的理解。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交代目標
1、詞語讀準確。
2、簡單回憶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二、理解課文,落實目標。
1、詩歌中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怎樣做的。
2、學生匯報。
3、讀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F(xiàn)在都是數(shù)碼相機,簡單的講一下膠卷相機的原理,學生就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
?。簞偛?,是老師講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是理解詞語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4、爸爸為什么要把海浪裝進錄音機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隨時聽到---)
5、媽媽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軟片里呢?(看也看不夠)
6、想象一下,她都會留下什么樣的鏡頭?(波濤洶涌、波光粼粼等)
7、讀好這兩個句子。
8、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么里呢?
用誰,把海浪()在他的()里,說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請到她的畫板上。
爺爺把海浪錄到他的錄象機里。
過渡:爸爸把海浪裝進他的錄音機,那嘩啦嘩啦的聲音,聽也聽不夠,聽也聽不完;媽媽把海浪曝光在軟片里,那美麗的景色,看也看不夠,看也看不完。他們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對海浪的熱愛。那么,我呢,我又是怎樣做的呢?
9、學生匯報。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務,你能說說“奔騰是什么意思?
?。翰樽值湟彩呛芎玫睦斫庠~語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騰的浪花是什么樣?(不斷涌起的,向前不斷推進)
12、哎呀,浪花怎么會鉆進我的身體里呢?
過渡:是啊,小詩人在不斷的與海濤的搏斗中,身體練得強壯了,黝黑(聯(lián)系生活實際,黑得發(fā)亮)了。于是他有了————,他還有了————
13、什么樣的目光稱為“堅毅”?你在哪看到過這樣的目光。(當需要決策的時候,堅強的目光等)
14、你們用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內(nèi)容,理解了堅毅的意思。這樣堅毅的目光是怎么來的?
?。何覀冇滞ㄟ^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把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徹。
15、什么叫“無窮無盡”?還可以用“無窮無盡”形容什么?
16、“無”--“無”—的詞語都是表示沒有的意思,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涸诤@说南礈熘拢≡娙说玫搅隋憻?,他有了強健的體魄,塑造堅韌了品格。
17、整體感情讀3——5詩節(jié)。
18、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活動練習,鞏固目標。
1、配樂品讀。
2、完成課后題。
3、順序,背誦。
四、全課。
板書設計海浪
爸爸裝進錄音機
媽媽 海浪 曝光軟片里
我 鉆進身體里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5
學習目標
1、 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課前準備
1、 展示屏。
2、 搜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聽過掌聲,有此掌聲是你給別人的,有些掌聲是別人給你的。掌聲響起來,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自由說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掌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 學習一讀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學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2、 學生二讀課文(和同座合作讀),可以每人讀一節(jié),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3、 學生三讀課文(指名讀或開火車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后請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
4、 學生四讀課文(默讀),想一想:課文圍繞掌聲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的變化
1、 屏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內(nèi)容,讓學生自由讀,讀后說說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屏顯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內(nèi)容:指讀,讀后讓學生說說這時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理解“憂郁“的意思。)
3、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和第四兩個自然段。
4、 課文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呢?
引導學生提出: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呢?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后,可作為下一階段學生自主閱讀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疑邊悟的能力。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9掌聲
四、指導認字和寫字
1、 屏顯本課的生字。
2、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
3、 引導觀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姿、勢、吞、烈、普”這5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4、 學生練習寫13個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指點。
五、拓展活動
學生繼續(xù)搜集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和諺語。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提問,明確閱讀目標
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ㄓ⒆訛槭裁磿羞@么大變化的呢?)
二、精讀課文,自己釋疑
1、 學生自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帶著以上的問題自讀自悟。
要求學生在文中勾勾畫畫,可以適當?shù)貙懸稽c讀書感受。
2、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教師提出討論的要求:
分工明確:組長負責,確定代表小組發(fā)言的人。
人人參與:要求每一個人在小組內(nèi)都發(fā)言。
3、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其余成員可以補充。
學生發(fā)言的要領主要是認識掌聲對英子的幫助,談從兩次掌聲中體會到了什么。
4、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學生自己先練讀。
b.然后展示朗讀水平,可以進行賽讀,挑戰(zhàn)讀。
學生讀后,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哪個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三、拓展延伸,加深認識
1、 屏顯英子信的內(nèi)容:“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p>
a.學生齊讀這段話。
b.聯(lián)系全文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2、 生活中,你得到過掌聲嗎?當時有什么感受呢?你給別人掌聲嗎?當時又是怎么想的呢?
3、 學了課文,又談了那么多,還想對自己或別人說些什么呢?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9掌聲
四、抄寫詞語
先讀、記,再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誦積累
1、 你搜集到了哪些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呢?
2、 組織學生交流。
3、 讓學生讀讀背背這些名言或諺語。
六、實踐活動
假如你的一個好朋友考試考得不好,他很難過,請你寫一兩句鼓勵他的話。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6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全文有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
?。ㄒ唬?、(1~5)勘探隊員告訴兩個孩子,山上的石頭一層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ǘⅲ?~11)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三)、(12~14)石頭書里的學問真不少,石頭書的用處可大了。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5個二類字,理解有關的詞語。
2、通過學習,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于探究,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于探究的態(tài)度。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初讀課文,學習有關的字、詞。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書是我們常見的學習用品,從書中我們能汲取營養(yǎng),獲取豐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與書有關,齊讀課題:石頭書
2、看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同桌互相讀讀,做做小老師。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三、弄清課文脈絡,出示思考題:
根據(jù)下面的意思,對照課文想一想,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說了這些意思。
(1)、勘探隊員告訴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頭一層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勘探隊員叔叔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川川和磊磊很高興,也想讀這本書。
四、學習生字:
1、學生合作、交流學習10個生字的讀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學、領讀二類字
3、檢查朗讀有關的詞語。
五、布置作業(yè):
1、練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理解、品析課文。
一、復習檢查:
1、檢查復習課后的詞語。
2、自由提問: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課文,看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二、學習課文:
學習1~5自然段。
1、朗讀課文:
過渡: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看著什么,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讀了課文明白了什么?
3、石頭像書嗎?說說你的看法
4、指導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學習6~13自然段。
1、朗讀課文:
思考:勘探員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可他為什么說自己在讀書?
?。ㄒ龑W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考慮)
2、小組學習,交流;
?。?)、你讀了課文后,明白了什么?石頭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畫指的是什么?
?。?)、川川和磊磊聽了勘探叔叔的話,為什么不禁笑了起來,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習課文12~14段:
1、分角色讀。
2、理解:
(1)、讀第12自然段,聯(lián)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這里曾經(jīng)是海洋和密林?
?。?)、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么?這本書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據(jù)什么來推斷的?
?。?)、川川和磊磊為什么高興?為什么說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這里的讀字應怎樣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
1、說說石頭書的含義。
2、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隨著作者閱讀了石頭書,了解了有關石頭里蘊藏了這么多知識。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的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我們?nèi)ヌ骄?,去研究。我們現(xiàn)在應努力學習,長大了去揭示哪些奧秘。
四、作業(yè):
練習朗讀課文。
第三教時
教學目的:總結課文,指導實踐活動。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線索。
讀課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態(tài)和語氣在這件事的過程中是在不斷變化,請在文中畫出有關的詞語。
2、分角色朗讀
二、總結:
1、學習了課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識?
2、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實踐活動:
1、推薦一些你認為好的科普讀物,并簡單介紹一些內(nèi)容。
2、交流收集的圖片、資料或制作的小報。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7
文本細讀:
這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們村”的鄉(xiāng)親們怎樣從古井里取水,又從中受到教育的事,贊美了古井無私奉獻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和懷念之情。
課文先寫古井的位置和作用,接著寫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文章的后半部分寫村里的人對一對挑不動水的老人的幫助以及古井帶給“我”的啟發(fā)。文章感情真摯,文辭樸實,內(nèi)容深刻,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作者從古井受到啟迪,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獨立自主識字,提高學生多種形式理解詞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品讀文本,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閱讀學習懂得古井為人們作出了貢獻而不要報酬,從而體會鄉(xiāng)親們對別人無所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并從中受到啟迪。
策略與方法:
讀中感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記下來。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太陽奉獻給我們溫暖,大樹奉獻給我們清涼。
小草奉獻給我們綠色……自然界的萬物呀無時無刻在奉獻著自己。我們村東頭的那口古井又奉獻給我們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0課《古井》。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接著講什么,最后講什么,理清文章順序。
2、交流初讀感受
課文按村東頭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每天都到古井取水——鄉(xiāng)親們幫助老人挑水——古井給人的啟示來敘述的。
三、小組合作,自學生字詞。
1、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輪讀,糾正字音,注意“哺”“酬”“絡繹”的讀音。
2、在小組內(nèi)合作記憶字形。
利用形聲字的特點采用比較形近字的方式加強記憶,注意“暮”與“幕”“治”與“冶”的區(qū)別。
3、多種形式理解詞語。
?。?)借助詞典理解:哺育、熹徽、絡繹不絕、六旬、報酬、陶冶。
?。?)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jīng)驗理解
叮叮當當、濕漉漉、單薄。
4、指導書寫。
把字寫漂亮、寫規(guī)范。
四、熟讀課文
檢查讀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聽者可習慣性的,糾正錯誤。
把文章讀準確,讀通順,并讀出感情。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
今天繼續(xù)學習第十課《古井》,回憶一下這課文主要寫了些教給學生閱讀的什么?方法,通過反復讀
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文理解文本
1、課文題目是《古井》,文中都寫了古井的什么?
哪些地方寫到了古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勾畫出有關的語句。
2、交流讀后所得。
?。?)第1段古井的位置及它對村里人的貢獻。
課件出示:“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兒女。
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說一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運用了比喻,贊美了古井的無私奉獻。
?。?)第2段寫來古井挑水的人多。
?、購哪男┰~語可以看出挑水的人多?引導學生抓住“晨光熹徽,暮色降臨、絡繹不絕、濕漉漉、老是”來表現(xiàn)挑水的人多。
?、谶€可以感受到什么?抓住“叮叮當當、吱悠吱悠、快樂的鄉(xiāng)間小曲”挑水的人知足、快樂。
?、塾懈星榈睦首x這人多注意讀出挑水人的快樂。
?、茉嚤痴b這一段。
?。?)第5段“那口古井給人們出了多少力氣?可它從來沒根人們要過報酬”古井的無私奉獻。
?。?)第6段,作者對古井的贊美。
3、文章題目是《古井》作者僅僅是為了寫古井贊美古井嗎?還寫到了什么?請同學們再讀課文3-6段看你又讀懂了什么?
?。?)3、4、5段寫鄉(xiāng)親們年年幫助兩位老人挑水不要報酬。
指名讀4、5段對話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老人及村民的淳樸、善良。
?。?)鄉(xiāng)親們的行和古井有什么關系?
揭示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
?。?)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讀讀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一下句子的含義。
引導學生說出古井無私奉獻,贊美了古井更贊美了人們,借物喻人。
?。?)你喜歡文章這直抒胸臆的寫法嗎?
如果讓你給文章作結,你會怎樣寫?
三、感情朗讀,升華理解。
分小組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有不懂的地方說出來。
四、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你從古井到鄉(xiāng)親們身上受到什么啟迪?在生活中你準備怎樣做人?
2、找一些借物喻人的文章來讀,學習這種寫法。
五、板書設計
古井 無私奉獻
哺育 陶冶
鄉(xiāng)親們 別無所求
幫助
老人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2.讀背《三字經(jīng)》節(jié)選,大致了解意思。
3.猜字謎,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4.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5.通過自由表達,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通過自由表達,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準備
搜集字謎、準備投影儀、成長卡等。
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讓學生能夠多從同學身上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真心實意地贊揚同學。多發(fā)現(xiàn)和表揚別人的優(yōu)點,對他人是一種鼓勵,對自己也是一種促進。
2.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題
1.教師結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夸獎,讓被夸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夸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3.教師小結。人和人之間需要互相欣賞??洫剟e人就是給別人送去溫暖的陽光。因此,我們要學會夸獎別人。
二、討論明法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夸獎別人。
2.引導學生認識到,夸獎別人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要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
三、分組交流
先想想小組里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夸一夸組里的同學。注意小組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夸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夸獎到。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全班說。
2.師生評議。評議要點:要用具體的事情;要實事求是;要真誠熱情。
3.對于同學贊揚的話語,請被夸獎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五、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說”“家長說”“同學說”“自己說”。同學間交換填后兩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本次習作是一次自由作文,目的是在學期末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為自由的表達機會。作文內(nèi)容、體裁不限。
2.通過自由表達,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交流一下這一學期以來,自己的習作寫了些什么?教師對學生的習作態(tài)度、習作成績充分肯定、表揚。
二、交流拓展
1.你有哪些話很想和別人說說?你最想告訴別人什么?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2.范例引路。
請學生,把自己想要告訴別人的內(nèi)容具體說一說,要把內(nèi)容說清楚。
引導其他學生討論:哪些地方說清楚了,是怎么說清楚的;哪些地方還沒說清楚,應該怎樣說清楚?
3.學生自選內(nèi)容進行習作。
4.選取部分習作朗讀交流,互相議議優(yōu)點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見。
5.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然后謄抄。
三、講評作文
1.優(yōu)秀習作賞析,激勵學生以后把習作寫得更好。
2.建議學生把這學期的習作整理一下,也可以再修改,謄抄一下,保存起來。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2.讀背《三字經(jīng)》節(jié)選,大致了解意思。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我的發(fā)現(xiàn)”中列出的詞語。
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3.互相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4.指導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
5.拓展積累。
?。?)你還能舉出這樣的詞語來嗎?小組合作照樣子寫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投影展示,并朗讀。
(3)請學生從大家舉出的ABB式詞語,選擇自己喜歡的抄下來。
二、讀讀背背
1.請學生捧起書,借助拼音,反復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指導。
4.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學生用查字典詞典、與同學討論等方法理解句子。
(2)請學生說說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一下,教師也可稍做指點。
5.自由朗讀,熟讀成誦。同座互相檢查背誦。
三、課外擴展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jīng)》讀一讀,以后背給大家聽。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讀記成語,積累語言
2.猜字謎,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讀讀記記
1.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讀音。
2.同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
3.在本冊教材的略讀課文中找一找這些成語,然后大致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4.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二、趣味語文(猜字謎)
1.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么字嗎?(是“口”字)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謎面中句式的特點,如每句都有“有”和“無”,“有”和“無”前面的詞語意思相對。
4.鼓勵學生模仿謎面的句式,再編一些謎底是“口”的謎語。
5.試著編更多的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6.交流,并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jù)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三、猜謎活動
請同學們在搜集的字謎中,選出幾個讓大家猜猜。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9
真的是被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動著,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想一想為什么使自己感動。(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感動)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yǎng)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邊讀邊動筆圈點,畫出重點,有所感悟?!?/p>
師: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動就找你小組的伙伴說一說,把感動傳遞給他。(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感動)
師:好了,誰愿意把你的感動與大家說一說,讓大家分享?(全班交流感動)
重點理解:
?。?)第二段:“馬哈多把受傷的烏鴉帶回了家,給它抹藥,幫它養(yǎng)傷。”學生讀后談感動,從哪些詞體會到馬哈多對烏鴉的關愛?抓住帶回家、抹藥、養(yǎng)傷來理解。
師: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誠打動對方,就得用心去交。
(2)第三段:“馬哈多和獵狗外出護林,烏鴉就守在家里。護林回來,烏鴉‘哇哇’地叫著迎接他們,日子過得很快樂?!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從中你體會到三伙伴在一起相處得怎么樣?
師: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會很幸福,很開心。
?。?)第四段:“馬哈多兩天兩夜都沒見到可愛的獵狗了。他很擔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像得了一場大病。”學生讀后談體會。
師:你生過病嗎?當時你心里感覺怎樣?你能想象得到馬哈多當時的心情嗎?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牽掛。板書:互相牽掛。
師:你能把這種擔心牽掛之情讀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段。
?。?)第五段:“‘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馬哈多抬頭望望烏鴉,那烏鴉也飛出飛進,焦急不安?!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能把那種焦急不安讀出來嗎?
重點指導“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這句話。多找?guī)讉€同學來讀,讀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讀出那種焦急不安之情。
順便課件出示:(1)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2)烏鴉叼著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個究竟。
師:讀讀這兩句話,你知道究竟在兩個句子中意思嗎?
師:像這樣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樣,叫做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貞浺幌略谄綍r的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誰能舉一個例子?(學生舉出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
【設計意圖:“一詞多義”的滲透旨在培養(yǎng)學生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的能力?!?/p>
(5)第八段:“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地給它送食物?!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怎樣理解“一次一次”?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板書:互相關愛、互相幫助。
?。?)第九段:“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學生讀后談感動。
師: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他為什么激動的流下了眼淚呢?他們會怎樣做呢? 師:烏鴉和獵狗雖然是普通的動物,但是他們卻有著人一樣的美好情感,有著像兄弟般的情誼。擁有這樣的兩個好伙伴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去理解。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真切地感受三個小伙伴之間帶給我們的感動,領略文本字里行間充溢著的感動,在一次又一次地品讀中培養(yǎng)語感,以聲傳情,因聲明義,體味感動,升華感動,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p>
三、回憶全文,質疑問難
讀完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我們沉浸在感動中,再讀讀課文看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質疑問難,全班解決)
【設計意圖:帶著問題進課堂,解決問題出課堂,應該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貴在質疑?!?/p>
四、升華理解,擴展創(chuàng)造
1、讀完了這個動人的故事,我們每個人的收獲一定都不少,相信此時此刻大家對伙伴的理解一定更深刻了,對嗎?那你覺得什么是伙伴呢?(學生盡情發(fā)言)
師:伙伴就是在困境之中給我們溫暖的人,就是在在危難之中給我們幫助的人。希望你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結交這樣的好伙伴。讀到這里你是不是對“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伙伴” 的理解嗎?
師:那就根據(jù)你對“伙伴”的理解按照這樣的格式編一首小詩,送給自己的好伙伴。
2、課件出示:送給好伙伴的詩
伙伴就是……
伙伴就是……
伙伴就是……
與好伙伴在一起會……
我們要珍惜……
【設計意圖:感動之余,放飛學生的心靈,用一首小詩去表【網(wǎng)絡綜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好伙伴】
這篇《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好伙伴》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p>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寫的是三個好伙伴之間的感人故事——護林員馬哈多帶著獵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傷的烏鴉,幫它養(yǎng)好傷;烏鴉叼肉給掉進枯井的獵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贊美了人與動物、動物和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本課的教學設計,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重視朗讀訓練,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巡、邏”等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感受。
4、體會人與動物、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懂得人與動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懂得愛護動物。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伙伴間的情誼以及動物的靈性。
2、理解馬哈多為什么激動得流下眼淚,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課件等。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巡、邏”等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閱讀期待
1、孩子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對嗎?那能說說你的伙伴是誰嗎?(學生自由說)
2、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淼倪@個小故事,題目也是《好伙伴》(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A設:誰和誰是好伙伴?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3、過渡:是啊,好伙伴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瞧一瞧吧!
【設計意圖:由學生談自己最熟悉的好伙伴導入新課,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預設的問題也引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帶著問題初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讀通課文。
2、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檢查生字、生詞的認讀、理解情況。
預設:“巡邏”一詞可以結合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
“焦急不安”一詞可引導學生結合語境來理解。
注意“汪汪叫 撥開 焦急”的讀音
4、檢查讀文。(根據(jù)學生的讀文情況進行評價)
5、你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們都讀懂了哪些問題?(解決課前提出的淺顯問題)
【設計意圖:自主識字,發(fā)揮個性;同桌互讀,合作交流;理解生詞,結合生活,朗讀文本,整體感知?!?/p>
課后評價作業(yè)設計:
一、下面括號里的字戴上合適的帽子。(加拼音)
(巡邏) (汪汪)叫 (撥)開 (拔)草 (焦)急不安 (激)動
二、從文中找出和“巡邏”一樣的詞語。(部首相同)
________ ________
三、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好伙伴指( )( )和( )。
2、馬哈多兩天兩夜沒見到( )的獵狗了。原來,他( )的獵狗掉進了枯井。
3、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 )得流下了眼淚。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感受。
2、體會人與動物、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懂得人與動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懂得愛護動物
【教學設計】
一、回顧文本,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伙伴》,(板書:伙伴),我們來回憶一下課文講了關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隨生回答板書:馬哈多獵狗伙伴烏鴉
師:發(fā)生在獵人馬哈多、獵狗、烏鴉三個好伙伴之間的故事,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談初讀課文后留下的感受)
師: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好好的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設計意圖:整體回顧課文后,淺談感受,初步理解三個好伙伴之間的真情,帶著感受走進文本,激發(fā)學生學習愿望?!?/p>
二、細讀文本,升華感動
師:讀著課文你有沒有被具體的內(nèi)容所深深的打動以至于想說點什么? (學生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師:看來,我們真達學生對伙伴的理解,對友誼的詮釋,跳出文本,延伸感動?!?/p>
小結:同學們,你們的一首首小詩道出了真情,誰能成為你的好伙伴多幸福呀!但不要忘記動物也是我們的好伙伴,我們要和它們和睦相處,這樣我們會更快樂。
五、歌曲升華
師:最后讓我們伴著《永遠是朋友》這首歌結束本課。
板書設計
馬哈多 互相牽掛
好伙伴 獵狗 互相關愛
烏鴉 互相幫助
課后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超市
一、請把《送給好伙伴的詩》寫在日記本上,并讀給他聽。
二、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把它的故事寫下來。
三、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課下我們收集了一些關于如何結交朋友,如何與朋友相處的格言,讀一讀,選自己喜歡的讀給同學們聽,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四、自己喜歡的格言背下來,作為自己結交朋友時的座右銘。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要求:
1、認讀10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說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各有什么特點。
3、向同學介紹自己看到的一處長城的景象。
教學重點:
了解兩處長城各自的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長城的雄偉壯觀。
教學準備:
建議學生親自去長城游覽一次進行親身感受
收集有關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錄像片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導言
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歷有一位偉大的皇帝秦始皇修建了抵御外族侵略的攻勢城墻是——長城。長城被稱為世界上偉大的歷史遺產(chǎn)。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更多的了解司馬臺城城和八達嶺長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小組交流匯報。課上請同學介紹自己去長城時看到的景象和感受,沒去過的同學把收集的長城相關資料進行組內(nèi)交流。(課內(nèi)外資源相結合)
三、自學課文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
1、默讀思考: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各有什么特點?并在書上畫出相關語句。
生:司馬臺長城:險、密、全、巧、奇的五大特點。(中國長城之最)八達嶺長城:地勢險峻,
2、選擇你喜歡的句或段讀一讀,并試著說說感受。同時指導朗讀。
3、練習說話:選擇喜歡的長城介紹介紹,看看你能不能把長城的景象介紹清楚注意要抓住特點來介紹。全班交流匯報
4、生生之間互相評議㈣理解積累優(yōu)美、生動、形象的詞句標畫優(yōu)美、生動、形象的詞句。
如:堪稱:可以稱得上。懸崖絕壁:絕壁,陡直的山崖。形容山勢險峻。不寒而栗:并不冷而身體發(fā)抖。形容非常害怕。精湛:精神,高超的意思。:極其少有。
作業(yè)布置:
配合本課學習,建議同學辦一期有關長城的小報。
板書設計:
北京的長城司馬臺長城:險、密、全、巧、奇(中國長城之最)八達嶺長城:地勢險峻,本文以自學為主,通過朗讀和提問學習了課文。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1
設計意圖: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的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背后包含充沛的情感。課文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筆者在教學時注重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精讀課文第一段。
導學流程:
一、解讀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到我們班來聽課,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學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2、板書課題:掌聲(學生齊讀課題。)
3、聲能傳情,讀課題也要有講究,怎么讀,就能讓大家感受到掌聲的熱情?(生讀得更熱情整齊些了。)
4、你在什么時候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學生自由說。)
5、在別人送給你掌聲時,你謝過人家嗎?(大部分同學沒有)帶上你心中的那份謝意,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把課題再讀一遍。
設計意圖:重視提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儲備,感受掌聲的作用。語文不用概念說話,它是感性的。
二、讀準詞句,整體感知
1、請大家認真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生字新詞,并借助拼音讀準它。在這篇課文中有些詞是很容易讀錯的,請留意一下。(學生自由通讀課文。)
2、出示本課詞語,在字音方面,你認為哪幾個詞是最容易讀錯的,給大家提個醒。交流:
?。?)、落[lào]下:反復正音,直到讀準。
?。?)、麻[má]痹[bì]癥[zhèng]:字音讀得準,但感覺不夠準,(指著麻痹癥的偏旁)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這是一種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嚴重時導致殘疾甚至癱瘓。有病了身體就不舒服了,那該怎么讀啊?(生皺著小眉頭讀。)
3、同桌互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勵學生自告奮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讀的過程中老師相機指導。
5、請大家再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不容易,我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時間逐詞、逐句、逐段地讀,必要時教師還要作示范。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聽互讀是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話也包括“你讀我讀”,在互讀互聽中夯實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后面的精讀課文打基礎。
三、走進文本,對話交流
1、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默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外貌及性格特點的詞句。
2、交流自學成果,抓住重點詞句加以體會,隨機交流以下句子:
?。?)、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靜是什么意思?你從“默默地”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
?。?)、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學習生字:‘姿、勢’老師范寫,學生也認認真真地寫一遍。
?、?、英子的走路姿勢是什么樣子的?聯(lián)系下文的“一搖一晃”來理解“殘疾”一詞。
③、體驗說話:英子走路“一搖一晃”,她不能像我們一樣。
④、她是多么難受啊,帶自己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3)、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
?、?、用心讀讀這句話,想一想英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從“早早地、總是、最后一個”這三個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我們帶著一種感動,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體會到了她的孤單和自卑?,F(xiàn)在你會用一種怎樣的心情來讀好第一段話呢?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與英子對話,真切地感受、體驗英子的內(nèi)心世界。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想想哪些筆畫特別需要提醒。
2、重點探討“烈、著”這2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范寫。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并及時進行指導、評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在讀書感悟中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
2、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課前準備:
1、《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
2、愛心卡、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3、收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詩句。
導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觸發(fā)情感
1、認讀詞語,做猜詞游戲。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回憶一下,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一邊小結一邊板畫:這是哭泣、傷心的英子,她文靜、自卑、沒有朋友,假如你在她身邊你會為她做點什么?
設計意圖: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產(chǎn)生的,具體的情境能喚起人們一定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畫圖再現(xiàn),語言描述等手段,再現(xiàn)了英子困境,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萌發(fā)對英子的同情之心。
二、錄像導入,引發(fā)情感
1、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千手觀音精彩片斷)。看了這個節(jié)目你最想說點什么?或者你腦子里有什么疑問?(學生被錄象的精彩片段深深打動。)
2、在演出過程中,全場觀眾不斷抱以熱烈的掌聲,但主持人告訴我們,再熱烈的掌聲,這些演員也不可能聽到,因為他們?nèi)渴敲@啞人,我提議我們也用這種特殊的掌聲,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好嗎?(師生互動“高舉雙手,搖晃手掌”啞語鼓掌的意思)。
3、是啊,這些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演員怎么能準確無誤地踏著音樂的旋律表演出震驚世界的舞蹈節(jié)目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掌聲》,在《掌聲》中,在英子身上,也許我們能得到很多的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殘疾人為什么能演出這么精彩的節(jié)目,觸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1、學生自學思考:
?。?)、學生自瀆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兩次掌聲,這兩次掌聲有什么不同?
分組交流自學情況。(第一次掌聲,包含著大家的鼓勵與尊重;第二次掌聲,除了鼓勵外,還包含著大家對英子的贊揚。)
?。?)、再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神態(tài)、心理變化的詞句,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2、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英子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下去?“猶豫、慢吞吞”這兩個詞告訴你什么信息?在那一剎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英子的神態(tài)和表情。
?。?)在大家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從“注視、終于”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認為大家注視的目光中包含著什么?體會一下英子的心情,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表現(xiàn)出來。
?。?)從那次演講以后,英子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憂郁是什么意思?英子會發(fā)生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3、角色體驗,暢談感受。
?。?)、從英子的變化和同學的表現(xiàn)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不要忘記把掌聲送給別人。而當你身處困境的時候也要珍惜別人的掌聲,使自己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假如你是英子,你會對同學們說點什么?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會對英子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喚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地走進文本之中,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地對話,激活學生的思維,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
四、拓展練習,升華情感
1、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聾啞人為什么能演《千手觀音》這樣精彩的節(jié)目?再次回味《千手觀音》精彩片段。這掌聲包含著什么?僅僅是這掌聲嗎?(關愛、友情……)
2、小結:人人都需要關愛,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把自己愛心送給別人。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把愛來表達。
3、小組表演:假如在你的身邊,有人考試成績偏低,或者因家庭環(huán)境不好而自慚形穢,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內(nèi)心痛苦……你怎樣針對這些情況給予幫助?使他們鼓起對生活的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4、拓展練習:掌聲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和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以這樣表達(出示小詩齊讀,背景音樂緩緩響起《讓世界充滿愛》):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話語;
愛是大雨中的一把小傘;
愛是給汽車上的老人讓出的座位;
愛是給下班回家的爸媽送上的一杯茶;
愛是;
愛是。
……
請把這首小詩工工整整地抄在愛心卡上。愛還可以怎樣表達?也把它寫下來。(學生在音樂聲中續(xù)寫小詩。)
5、總結:這個世界是由愛維系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家庭會變得更加和順,鄰里會變得更加和睦。請大家行動起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設計意圖:以“愛”延伸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通過交流個性化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實現(xiàn)“愛”的內(nèi)化和遷移,同時也在讀詩、寫詩實踐中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2
學習目標:
1、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2、認識十個生字,能結合課文理解“猶豫、憂郁、驟然、歧視等詞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理解一些詞語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流程:
一、前測激趣
剛才同學們在進行晨會時,臺上的同學講完故事,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說說為什么給他們幾位掌聲?(請一個在臺上講故事的同學)你得到別人給你的掌聲,心情怎么樣,會怎么想?在什么場合下我們經(jīng)常聽到掌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29 掌聲(板書)
1、齊讀課題。
2、說說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ㄕl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為什么給她掌聲?……
過度:看來同學們心中的疑問還真多!下面同學們帶著這些心中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讀完之后再把本課的生字認讀,呆會兒老師會檢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讀課文后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1) 出示小黑板A指名認讀B齊認,C擦去拼音認
(2) 請同學說說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所帶出的一些詞語
(3) 出示小黑板:學生齊讀詞語:
小兒麻痹癥 姿勢 落下了 殘疾 情況 鎮(zhèn)定
講述 情緒 調(diào)來
a、講解兩個多音字:落調(diào)
b、解釋小兒麻痹癥
2、學生自由說你剛才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3、隨機講讀課文的重點段
?。?)出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ㄎ撵o、膽小、自卑……)
如果用書上的一個詞來概括,你會想到哪個詞?
?。?)隨機板書憂郁,并請同學說說它的意思。
?。?)課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與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現(xiàn),同學們找找是哪個自然段?這一段中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鞓?、自信、愛與人交往、開朗……)
(4)練習朗讀第一段與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她一種自卑心理,所以語氣要低沉緩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讀出快樂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讀得高興,跳躍一點)
a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b、讀后評議。
過渡:一個自卑、憂郁的孩子后來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瞧,一對反義詞同時出現(xiàn)在她的同學身上,是什么讓她有如此大的轉變,同學們學了課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學生默讀課文,讀后說說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
5、老師隨機講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英子為什么猶豫呢?這個時候她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緊張、自卑、痛苦)
?。?)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那種難受,那種緊張的心理)
6、同學們?yōu)樗牧藥状握疲?/p>
7、第二次同學們是因為什么而鼓掌?
8、指名讀描寫第一次掌聲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們中的一員,此時你想對她說什么?隨機解釋驟然。
?。阏嬗赂?,你能行,我們相信你,你終于克服了自卑心理)
10、這一次掌聲代表什么?(是對英子走上講臺的贊許,是對英子走出陰影的肯定和鼓勵)
11、看插圖:找出課文中的句子描述這幅圖。
12、這次響起掌聲是因為什么?這次掌聲代表了什么?(贊揚,也有鼓勵)
13、從這兩次掌聲里,你體會到什么?(分小組交流,再匯報)
14、學生匯報。
?。ㄗ鹬?、理解、鼓勵可以改變一個人,當別人身處困境時要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幫助別人,自己也會體會到快樂……)
15、感情朗讀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ɡ蠋熯@有一段英子長大后給作者的來信,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齊讀
?。?)聯(lián)系全文: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你會想到什么?或是有什么感受?
?。S機講解歧視的意思)
?、僬驹谟⒆拥慕嵌龋鳛橛⒆討撜曌约旱娜毕?,反正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這何不快樂一點)
?、谖覀儗埣踩顺錆M關愛,不能歧視,要多給他們鼓勵與幫助)
過渡:一個自卑憂郁的小女孩,在同學們的掌聲鼓勵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并微笑面對以后的生活,這掌聲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種愛)
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能是什么?(學生自由說,說完之后,老師出示小詩讓學生朗誦)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
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
愛是寒冷嚴冬的一杯熱茶
愛是瓢潑大雨中的一把小花傘
愛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
師:是呀,這個世界是由曖維系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板書:
29 掌聲
原先的英子:文靜、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憂郁)
↓熱烈的掌聲(關愛)→受到鼓勵、鼓起勇氣
改變的英子:快樂 說笑 跳舞(開朗)
教學反思
1、在學生與本文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此,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調(diào)積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中游離于文本之內(nèi),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覺得這樣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點,她能激發(fā)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愛心,并由此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關愛他人的愿望。教學中,我有多處這樣的設計: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講臺前心里會想什么?當你聽到掌聲以后心里又會怎樣想?假如你是臺上的同學,你想對英子說什么?等等,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的對話,其實,這樣的機會也是靠老師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
2、重視朗讀的指導
“書聲朗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征。朗讀并不是僅僅靠傳統(tǒng)的“讀書百遍”就能湊效的,在寶貴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朗讀的指導就起著“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兩段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讀,并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點。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導學生該怎樣讀好英子猶豫的心里、英子激動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種感激的心里。我在教學中注重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自己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讀當中表現(xiàn)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改變后的開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具有了獨特的內(nèi)心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
中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不能直接給出解釋,也不能讓他們按字典解釋照搬,而應結合課文,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在課文中有幾個這樣的詞語:猶豫,憂郁,歧視等?!蔼q豫”一詞我在教學中結合后面的“慢吞吞”來理解,說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講臺,但是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憂郁”和“歧視”可以放在一起來指導這兩個詞雖然都是在課文的后半部分才出現(xiàn),但含義在前半部分已經(jīng)顯露出來。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边@其實就是英子憂郁的表現(xiàn),而為什么英子會這么憂郁,起上講臺時又那么猶豫呢?就是因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學們歧視她。在這樣的語境下來理解“歧視”,學生就能知道這里“歧視”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就會相應的提高。
評課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整堂課都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學中,老師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為他們營造了一個良好氛圍,讓他們以小主人的身份討論他的話應該怎樣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說、讀、演練中形成師生互動,學生在學中獲得快樂,得到發(fā)展。
二、正確把握課文重點、難點,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
語文課不像數(shù)學課那樣層次清楚,條分縷析,由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它融整體層次性的明確和相對的模糊性為一體,所以語文課特別需要認真設計課堂內(nèi)容,明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這樣老師講起來才有所側重,學生聽起來才目標明確?!墩坡暋愤@堂課主要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來的英子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由淺入深,刪繁就簡,化整為零,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nèi)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實踐活動,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1)、課堂以“活”為原則,激活學生的思維,劉老師授課時不是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課堂上充滿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劉老師在這堂課上自始至終都做到了這點。例如:學生的質疑問難,想像當時英子的想法,談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無不體現(xiàn)一個“活”字,課文以朗讀為主,朗讀形式多種多樣,有個別讀,分組讀,齊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新”延伸課堂內(nèi)容,使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例如:教師設計的拓展練習,生活中哪些是愛,可以說是學生對教材的再認識,也是學生主動性的體現(xiàn),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當然,這堂課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處,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還處理得不夠好,有些話要說的淺一些,盡量能讓學生更好一些。
總之,整堂課始終貫穿了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這一些教學理念,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默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學重點
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學難點
理解老師讓同學們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精讀課文
?。ㄟ^渡:上節(jié)課我們還遺留了一個問題:老師為什么讓所有的同學都戴帽子?)
請你默讀課文,找一找。找完的同學可以同桌討論一下。
第一自然段:
1、請你按照課文的順序匯報。
2、想一想那么可愛的小汪霞卻得了重病,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幾乎都沒了,她得心情怎么樣?請你畫一畫表現(xiàn)汪霞心情的句子
如果你就是小汪霞,你會想些什么呢?帶著這種不安的心情讀一讀。(指名讀)
第三自然段:
?。ㄟ^渡:還有誰知道老師為什么讓所有同學都戴帽子呢?)
1、思考:汪霞發(fā)生著怎樣的變化呢?請你把表現(xiàn)汪霞變化的句子畫出來。
她來到教室門口,遲遲沒敢進去,因為她戴了一頂帽子。
?。?)為什么戴著一頂帽子就遲遲沒敢進去?
(2)此時汪霞會是什么心情呢?怕什么?
?。?)那你應該怎么讀呢?指名讀
2、正在此時,她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當她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時候,感到十分意外:每個同學都戴著帽子。
?。?)意外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象一下:他們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樣式的呢?
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那么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同學們的帽子呢?
3、同學們都戴著五花八門的帽子,跟他們那些帽子比起來,汪霞覺得怎么樣?
跟他們那些五花八門的帽子比起來,自己的那頂帽子顯得那樣普通,幾乎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一下子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輕松地笑了,大步走進教室。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門口,看到眼前的景象,還是遲遲沒敢進去嗎?還會擔心害怕嗎?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5、比較句子
她來到教室門口——大步走進教室。汪霞有什么變化呢,誰能概括一下?由不安——輕松6、齊讀第三自然段,再次體會汪霞心情的變化。
第二自然段:
?。ㄟ^渡:汪霞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的變化,是誰讓同學們都戴上帽子的,我們來看看老師說了什么)
“從下星期一開始,我們要認識各種帽子。所有的同學都要戴著自己最喜歡的帽子到學校來,越新奇越漂亮越好!”
1、為什么越新奇越漂亮越好???
2、老師是怎樣宣布這件事的呢?
3、什么是和藹而鄭重?
4、為什么讓同學們戴帽子老師要和藹而鄭重的說?
5、老師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同學們汪霞的病情呢?
6、現(xiàn)在誰能說一說老師為什么讓所有的同學都戴著帽子?老師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ㄟ^渡:從老師看似普通的兩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汪霞的關心和愛護,也正是因為老師巧妙、周到的安排,汪霞才能和大家輕松的相處。)
第四自然段:
?。ㄟ^渡:同學們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嗎?你是從哪知道的?)
1、汪霞常常忘記了什么?真正忘了什么?
2、同學們似乎也忘記了,那同學們是真的忘了嗎?
總結:汪霞是不幸的,因為病魔不僅讓她身受痛苦,而且使她失去了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但是汪霞又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她擁有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和愛護。
板書設計
9、帽子
關愛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要求:
1、認識“鑰、匙”等11個生字。會寫“盒、豐”等13個字。能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1、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的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讓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到戶外去感受秋天,還可查閱資料從文字圖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秋色,育情導學。
1、教師引述:這兒有幾幅畫面,想讓同學們欣賞一下,并說說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好嗎?
2、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一一出示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展示課件。
3、喚起情感:你覺得這樣的景色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4、學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導學:
a、請發(fā)揮一下你們的想象力,說說是誰把美好的秋色帶到我們的眼前?
b、有位作家覺得是那清涼而又溫柔的雨把秋天帶給了我們。在他的眼里,那細細的雨猶如一位變幻神奇的魔術師,想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嗎?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播放朗讀錄音或配樂范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想象畫面。
2、聽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初步體悟本文語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把自己認為美的語句和段落多讀幾遍。
4、把自己認為美的語句和段落讀給同桌聽聽。
5、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
三、品讀課文,想象動情。
1、品讀第一自然段。
(1)營造氣氛,引導學生反復品讀,談談自己對本段的看法。
(2)在品讀時,注意讀好“清涼和溫柔”、“輕輕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詞需引導學生理解。
(3)想象畫面:秋天的大門被打開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讀第二自然段。
(1)引導學生朗讀:秋天的大門打開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學生朗讀后并回答。
(3)采取賽讀的方式讓學生欣賞性地朗讀課文,喜歡哪一句就讀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寫的景物簡單地畫一畫。
(4)品析文字:你覺得這一段中哪一句說得格外有趣?
(5)聯(lián)系生活,豐富想象:你能聯(lián)系家鄉(xiāng)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書上那樣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四、變讀為述,積累語言。
1、師引:假如是在詩歌朗誦會上,你打算用怎樣的方式把這兩段內(nèi)容朗誦給大家聽?
2、讓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進行朗誦練習。
3、指名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性朗誦并點評。
五、識字寫字。
1、學習生字,交流學法。
注:注意區(qū)別“飄、漂、票”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jīng)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
3、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有著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麗,引讀第二自然段。
3、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內(nèi)容。
a、教師引導:誰能說說你從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還藏著什么?
b、學生交流后,再圍繞“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讓學生想象:秋天的雨里還藏著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勾住”這句話,讀后讓學生說說小朋友的腳怎會被香味勾住?
d、轉換角色,讓學生進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當時在果樹下、花叢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讓學生帶著這種美好的情感再讀第3自然段,可讓學生評賞誰讀得好,以評促讀。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師轉換話題:秋天的雨不光帶來了色彩和香味,還挺會關心人的呢!誰來讀讀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學生讀后,可讓學生說說,秋天的雨舉起金色的小喇叭,他會對一些好朋友關心地說些什么?
c、引導學生具體、豐富地想象后,可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經(jīng)驗積累,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其他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
d、語言訓練:出示說話卡片:“它告訴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鵲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楊柳樹葉____________,大家都在準備過冬了?!毕茸寣W生說說其它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然后討論交流這些話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適。
三、總結拓展。
1、出示課文第1—4自然段的開頭句,讓學生背誦課文,學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活動:美麗而又豐收的秋天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學了這篇課文后,此時同學們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余組織指導學生開展觀察活動,為語文園地的教學活動作鋪墊。
板書設計:
秋天的雨
是一把鑰匙
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
帶來冬天的消息豐收歡樂
教學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語言特別有韻味的寫景美文。我在教學之前便給它定位為重點讓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的韻味,感受秋天絢麗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聲音,讓學生以各種形式的讀來感受和想象。
教學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節(jié)特點導入,然后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聽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通過詞語分組讓學生感受新詞的層次,在這里我沒有在田字格里給學生范寫,這是一個關鍵的失誤,三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獨自認讀、寫字的能力,這一點以后我會多加注意。
重點講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中抓住兩個重點句子:“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紅紅的楓葉像像一枚枚郵票,飄呀飄呀,郵來了秋天的涼爽?!弊x中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句子并同桌討論,再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然后拓展訓練“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讓學生欣賞優(yōu)美句子的同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能說能寫。學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說說秋天有那些顏色?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在重點字詞上,抓住“郵”這個字,用換詞的方法,例如換成“帶”可不可以,讓學生體會“郵”字的好處,并進行交流。
上完這節(jié)課,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獲也有遺憾,教學中,首先是師生都走進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時能較好地落實知識點并拓展,收到較好的效果。但也有遺憾,安排計劃只能是預設的,而課堂是多變的。當學生不能按照我的預設回答問題時,我有一些手忙腳亂,安排欠妥,在某些環(huán)節(jié)放開了沒能即時收回來,造成時間不夠,沒有時間“回讀”感受也說明我的教學不嫻熟,沒有做到“教育機智”。而且這篇課文應以讀為主,但在指導學生朗讀上功夫不夠,沒有讓人感覺到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有層次的進步的朗讀,應該讓學生也嘗試配樂朗讀。
在安排課時上第一課時應該重點強調(diào)字詞基礎,把生字和生詞砸實,比如組詞,多音字,偏旁等,讓學生在預習的同時自己來交流反饋。并且把練習冊的練習當堂訂正反饋。而我在教學中省略了這些步驟,有失妥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應該多多注重細節(jié),靈活應變,爭取進步。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解釋草地變顏色的原因。感受小主人公在草地上玩耍的快樂以及對草地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達情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種子時的情形,能夠解釋草地變顏色的原因。
2、通過朗讀課文,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草地上玩兒過嗎?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樣的?
2、你們在草地上玩兒些什么呢?
3、你們見過“金色的草地”嗎?草地是金色的,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要借助括號里的注音,讀不流利的句子要反復讀幾遍。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教師適時出示卡片,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
玩耍、一本正經(jīng)、謝廖沙、絨毛、假裝、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
3、投影出示生字、新詞。
(1)學生自讀,同組抽讀,指名讀。
(2)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如:自編兒歌:“而”下加“女”耍耍耍,“擾”添一撇攏攏攏。
熟字加一部分:取+走趣。
(3)教師指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識字習慣。
容易讀錯的字:“假”jiǎ、“朝”cháo
容易寫錯的字:“絨”的右邊不要寫成“戒”或“成”
區(qū)別形近字:釣—鉤、要—耍、攏—擾、瓣—辨
(4)指導書寫。
觀察生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說說哪些字是上下結構:耍、裝、察、掌、些
說說哪些字是左右結構:勁、絨、朝、釣、攏、假
說說哪些字是左中右結構:瓣
說說哪些字是半包圍結構:趣
教師著重提示。
耍:上面是“而”,不是“西”。
絨:右邊不是“戒”。
釣:不要與“鉤”混淆。
瓣:左邊的“”最后一筆是“丿”,注意結構要緊湊。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6)鞏固檢查。
三、初讀感悟
自讀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那片草地在哪里?為什么稱這片草地為“金色的草地”?
學生思考、討論后,指名朗讀相關的課文內(nèi)容(第一自然段)。
2、誰了解蒲公英?結合課文插圖,介紹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長情況。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狀汁液,葉子倒披針形,羽狀分裂,花黃色,結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全株可入藥。
1、采用問題式導入語,把學生的生活體驗與課文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設置懸念,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識記生字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以自編生字兒歌。如:“衣”服長肥,裝裝裝;“取”字會“走”真有“趣”。生動有趣,易于記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編生字兒歌,這樣學生的記憶會更加深刻。
3、教師課前要搜集蒲公英的資料和圖片。學習課文前,教師結合圖片介紹蒲公英的知識,不但使學生增長了見識,而且使學生對文中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產(chǎn)生了探究的興趣。
四、自讀討論
1、各自輕聲讀課文。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討論填空題答案,如:(金色/可愛……)的草地。
3、設疑:草地怎么會是金色的呢?為什么作者稱它為可愛的草地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五、精讀解疑
1、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讀第一自然段,體會。
(1)觀看錄像,讓學生直觀感受。
(2)引導想象:蒲公英盛開了,目力所及的范圍內(nèi)到處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陽光的映照下金光閃閃,直刺你的眼。小鳥來了,蝴蝶也來了,空氣中滿是青草的香氣和蒲公英柔軟的絨毛。這時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讀第二自然段。
(1)思考圖中這兩個孩子分別是誰,他們在做什么。輕聲朗讀課文后說一說。
(2)同學們覺得他們此刻的心情怎樣?這部分課文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各自試讀,互相交流。
(3)大家喜歡這片草地和蒲公英嗎?請同學們對它們說一句話。其實這片草地并不總是金色的,這里面的學問可不小呢!
3、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學們說說通過朗讀課文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蒲公英顏色變化的規(guī)律和原因。)
(2)小博士講座:有關蒲公英顏色變化的規(guī)律和原因。學生上臺講述。
(3)“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闭f說作者是怎么解釋這種變化的。
4、那一天,去釣魚的“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樣的變化?
(1)齊讀第四自然段。
(2)我們大家都愛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的小朋友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同學們覺得這種說法恰當嗎?聯(lián)系上面所講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開合情況去體會。
六、匯報成果
1、分小組總結匯報學習成果,每小組可以任選一項進行匯報。題目如下:
(1)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圍繞“有趣”展開):因為草地上長滿了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這片草地多么……
(2)課題匯報:蒲公英顏色變化的規(guī)律和原因的分析。
(3)草地怎么會變色?同桌間互相說一說。
(4)畫出同學們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帶上自己的畫,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所喜歡的草地。
2、拓展活動。
雙休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郊游,仔細觀察你所看到的草地,然后用你喜歡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這次郊游的心得。
七、總結課文
1、朗讀課文。
2、小結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動物,各式各樣的物種千千萬萬,它們色彩繽紛,形態(tài)獨特,習性各異。經(jīng)常親近它們,觀察它們,你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新奇的感受,你會激動、興奮,由此產(chǎn)生眷戀、喜愛……人類是大自然的子女,在大自然里,你會找到歡樂!請大家把自己在大自然里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感受記錄下來。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